據臺灣(wan)《聯合報》報道,原本擔任臺灣(wan)統一翻譯社集團(tuan)一家公司老(lao)總的鄭仕隆,一年多前登陸上(shang)海,做了五個月(yue),隨后(hou)輾轉(zhuan)到(dao)深圳(zhen)。先評估了五個月(yue),做足市場調(diao)查(cha),才在(zai)深圳(zhen)展開事(shi)業。
鄭仕隆(long)開業(ye)后,不(bu)到(dao)一年,由一人公(gong)司變成二十(shi)人的(de)公(gong)司,業(ye)務量也滿載。他表示,擴張(zhang)速度之快,是市(shi)場決定,自己也想象(xiang)不(bu)到(dao)。
雅(ya)譯(yi)的主要業(ye)務是筆(bi)譯(yi)、口譯(yi)、技術文(wen)件(jian)撰寫和軟件(jian)與網頁全球化(hua)等(deng)。鄭仕隆表示,他(ta)的成員都挑選(xuan)大陸高(gao)等(deng)學府中的語文(wen)佼佼者,自己則把全力放在(zai)系統、建立制度和人(ren)員掌控(kong)。
鄭仕隆(long)表示,目前客戶全(quan)部來(lai)自(zi)于(yu)國外,主要(yao)業務(wu)是來(lai)自(zi)電(dian)子、醫學和法律三種類(lei)別的公司。
一(yi)年多(duo)來的經歷讓鄭仕(shi)隆(long)覺得,目前翻(fan)譯(yi)市場(chang)上(shang)質量有待(dai)提升(sheng),許多(duo)大陸翻(fan)譯(yi)人員只注重語句方面(mian),只求(qiu)通順(shun),離意思圓融、詞藻華美還很遠。
鄭仕隆表示,在深圳翻譯界,臺灣經驗不能照搬,只能借鏡。做老板的,必須花很多時間和員工作溝通。他認為,大原則不變,小細節則要比臺灣的環境更為復雜更為瑣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