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傳”,是“同聲傳譯”的簡稱,又稱會議口譯,是所有翻譯中難度最大的一種。
“箱子”是業內人士對同傳工作室的稱呼。“箱子”一般設置在會場正對主席臺的地方,不大的空間隔音密閉,工作時,同傳可以通過一個玻璃窗口觀察會場情況。
關在“箱子”里、戴著耳機的“同傳”工作起來很“神”,耳機里持續不斷傳來的語言信息,“同傳”瞬間就能把它準確、完整地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傳遞出去,神奇之處還在于,按照“同傳”行規,這個“瞬間”不超過三秒鐘。
工作壓力不比警察小
某大學外國語學院老師王老師,是英國巴斯大學同聲傳譯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,有多次聯合國會議“同傳”經驗。“持續工作20分鐘是極限,即使最優秀的‘同傳’,超過這個時間都無法集中精力繼續下去,所以‘同傳’都是2到3個人輪替進行工作。 ”王曉偉說,她在英國的第一堂課就是在“箱子”里進行的,一堂課下來對專業最深刻的認識就是“緊張”。
緊張來自課堂上的影子訓練。所謂影子訓練就是讓嘴和耳朵“各自為政”,如果一個人說話,另一個人立刻跟著重復他剛才說過的話,這并不困難,但“影子訓練”意在拉長時間差:一個人先說10秒鐘,另一個人再跟上開始重復他說過的話,這時耳朵聽著對方正在說什么,嘴里必須重復出來。最讓人緊張的是影子訓練的最高階段:聽到的是一種語言,幾秒種后用另外一種語言復述出來,并且持續保持這樣的狀態,“那一刻,真恨不得自己多長幾個腦袋。”課堂上的緊張還會延伸到課堂之外。在“箱子”上課每次都有錄音,課后老師會進行回放,兩個聲道,一個播放原音,一個播放譯音,翻譯的精準與否,搭檔之間的水平高低,一“聽”了然。